进太宗

进太宗朗读

朝来临镜台,妆罢暂裴回。

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。

译文

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,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。

古人千金才买美人一笑,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召来吗?

注释

镜台: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。

裴回:即”徘徊”,比喻犹豫不决。

千金一笑:即一笑千金,美女一笑,价值千金。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。

讵:副词。岂,难道。

进太宗创作背景

  唐太宗曾下召让徐惠去见驾,她过了很久还没到,唐太宗非常生气。她因此献了这首诗: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暂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?”唐太宗见后大悦,怒气一下子全消了。

参考资料:

1、《唐语林·贤媛》,《大唐传载》,《唐诗纪事卷三》:上都崇圣寺有徐贤妃妆殿,太宗曾召妃,久不至,怒之,因进诗曰: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暂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?”

2、《诗女史纂卷之六》:尝召充容,久不至,怒之。因进诗曰: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暂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?”帝大悦。

3、《情史》: 唐太宗尝召徐贤妃(妃名惠,湖州人,八岁曾拟《离骚》),不至,怒之。贤妃进诗曰: 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且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?” 以娇语解围。

4、尧山堂外纪·卷二十二·唐:太宗尝召徐贤妃不至,怒之,贤妃进诗曰: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且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!”(贤妃名惠,湖州人,长安崇圣寺有贤妃妆殿。)

  徐惠的《进太宗》又名曰《妆殿答太宗》,是在皇帝屡召不赴情况下写就的一首难得表现作者“女儿性”的作品。

  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暂徘徊”。前两句虽然不着一墨写作者如何梳妆,却让佳人对镜的优雅美态如在眼前,颇见功力。在数以千百计的后宫妃嫔中,得到君王的宣诏,本应喜悦之极应命而至。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“柔顺”、不得违抗君命的“角色规范”而言,更应该立即应诏。可徐惠却偏要君王等一等,“妆罢”后久久不去应诏,反而要在镜台前徘徊不前,故意要引逗得君王着急。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,她似乎又早料到了,慌不忙的借“千金一笑”的典故,戏谑地反问太宗:“古人千金买美人一笑,陛下传召我一次,我能来吗?”

  徐惠的问句,不但平息了君王的火气,也向读者呈现了一位体态婀娜、不胜罗绮的艳丽宫妃,在君王面前不屈己、不媚人的独立形象。“后妃宫女拂逆君主的行为,并非完全出于手段,出于自觉意识,多数因性气所致。”由此可见徐惠的机智活泼的女儿性情,以及太宗与她之间亲昵深厚的情思。

  徐惠以轻松的笔调写下了她和太宗之间这段富于情趣的小插曲,在强调庄严又玄妙的“后妃之德”的后《诗经》时代,突然冒出“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”这样充满灵性的诗句,是徐惠的天性和才华使然。后人曾作诗赞这首《进太宗》:“拟就离骚早负才,妆成把镜且徘徊。美人一笑千金重,莫怪君王召不来。”

徐惠

徐惠(公元627年―公元650年),湖州长城人(今长兴人),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。生于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。年少时便才华出众。唐太宗听说后,将她纳为才人。后被封为婕妤,接着又升为充容。贞观末年,唐太宗频起征伐、广修宫殿。徐惠上疏极谏,剖析常年征伐、大兴土木之害。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。贞观二十三年(公元649年),唐太宗驾崩,徐惠哀慕成疾,不肯服药,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爱慕。永徽元年(公元650年)病逝,年仅二十四,被追封贤妃,陪葬昭陵石室。

徐惠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我君饯之。

其乐泄泄。

()

赢得工夫看好山,吟魂飞不到人间,

白云本是无心物,才得身高便可攀。

()

才离越岭又吴湄,寥落江湖忆故居。感愤千秋《鹦鹉赋》,雅骚一代《鹧鸪》诗。

篱栽黄菊知今是,路入桃花自古疑。乘兴莫停明月棹,辋川山色待王维。

()

青青江上蒲,宛宛水中鱼。楚楚东家女,盈盈楼上居。

泠泠抚瑶瑟,粲粲被罗襦。昔如昆山玉,今如浊水珠。

()

湖边一夜霜,庭树无秋声。懒不近笔砚,何以纾幽情。

但有一睡耳,展转无由成。起拥地炉暖,坐待天窗明。

()

湖海余生在,桑榆暮景闲。

只堪娱老圃,焉用访名山。

()